公司简介
垃圾减量分类活动工作简报    [ 原创 ]
共查看了 1928 次   

古城街道特钢社区居委会主任赵国红指出,特钢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得到落实,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制度规范。区市政市容委、古城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真抓实干,和居委会共同研究制定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办法,组建了社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保证了工作开展时有章可循。二是宣传到位,效果明显。特钢社区召开社区党委会研究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方案。印制《致居民垃圾分类的一封信》和《垃圾分类知识问答题》,发放到居民手中,讲清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方法,提高居民参与其中的意识。举办垃圾分类家庭知识竞赛、中小学生知识竞赛、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寓教于乐,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三是全民参与,投放到位。居委会干部与“绿袖标”指导员一起分楼包栋到各家各户上门指导,在垃圾桶旁和垃圾桶上做了明显标志,方便居民正确投放,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了正确的分类投放。

  石景山区副区长吴克瑞同志在介绍全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时讲到,2010年全市有600个居民小区将实现垃圾分类达标,石景山区确定16个小区,涉及1万7千多户,6万余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1%。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区政府计划投资770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工作、投资3500万元用于建设日处理5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场,保证了人员、资金、管理“三到位”。目前,垃圾分类桶、专用运输车辆等硬件设施逐步到位,“绿袖标”指导员队伍已经招募完成并进行了岗前培训,广大居民对垃圾分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软硬件条件已经完备,我们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16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目标。

  在活动仪式上,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陈玲同志在发布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制度的意见中指出,今年全市垃圾产生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8%。与此同时,昌平区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兴区安定垃圾卫生填埋场、通州区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朝阳区大屯垃圾转运站、朝阳区小武基垃圾转运站、丰台区马家楼垃圾转运站、大兴区南宫堆肥厂、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丰台区永合庄垃圾卫生填埋场、朝阳区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10座垃圾处理设施即将对外开放,届时欢迎广大媒体和市民群众来此参观并予以监督。

  在活动现场,“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在石景山7个街道选出的7个家庭代表队率先展开。比赛现场战况激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7个家庭成员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附加题等环节,最终决出名次:金顶街街道代表家庭荣获“石景山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一等奖;八宝山街道和五里坨街道代表家庭荣获二等奖;鲁谷街道、古城街道、八角街道、苹果园街道代表家庭荣获三等奖。

  首都文明办副主任陈建文,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陈玲,市社会办副巡视员王智玲,石景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文光,石景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廉果,石景山区副区长吴克瑞,石景山区政协副主席刘国庆等领导和100余名社区居民出席了活动。

 

添加于:2012年11月13日